面对疫情,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一场危机事件爆发之后,总有各种情绪涌动,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通常来说,我们总是使用习以为常的方法处理这些情绪,以免它们过载形成创伤。 从心理咨询的角度出发,看见并且命名感受本身至关重要,但是,一个公众空间之中,我们往往并不能够细致讨论感受本身,甚至直接表达都是困难的。 而在这里,我们需要处理的感受非常复杂:

我们可能是震惊的,因为事发突然,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一种恐惧:这种情况容易激发我们的被害焦虑,我们仿佛担心自己就要被什么不好的东西所破坏掉了;

在某个时刻,我们可能多少体验到了一种失控感,它让我们感到自己是无力的,弱小的,没有办法保护那些好的东西;

这可能也让我们接触到了一种丧失的感觉,即使并非实际损失(譬如无法与家人共度春节,或者取消期待已久的旅行),这次春节已经被笼罩上了一层阴霾;

这些感觉或许让我们感到愤怒,对于那些我们所认为的始作俑者,对于那些没有保护好我们的“父母”;

它也让我们非常需要一些可以被理想化的对象拯救。以上列举的只是一些我们可能共同被激发出来的情绪,而具体到了每一个体,又会产生许多差别,因为我们被激活的情绪并不仅仅与事件本身有关,而且与我们的早年经历密切相关,尤其是未曾妥善处理的那个部分。比如,或许有人会因如此一来不必回家过年感到解脱,同时又为这一解脱感到自责或者难过。 面对这些情绪本身并不容易,所以我们容易采用一些方式让我们不去与它们待在一起:

我们可能会不停地刷新消息;

我们可能会更多地与人分享以及讨论;

我们可能会试图去在这些信息与讨论之中寻找一个答案,关于为什么会是这样,关于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可能会听从一些建议,并且把这些建议分享出去。这些行为本身非常积极,而且有着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在这一极其不确定的情况下找到一种稳定的感觉。事实上,我想,以上两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这就是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之中找到的生存之道。 不过,如果我们距离那些情绪太远的话,我们可能就越会离真实太远。我们最近已经看到了一些端倪。比如,非典并不是一段过于久远的历史,我们依然看到太多对于新型肺炎的否认,上至地方官员,下至普通民众,仿佛蒙住眼睛就可以驱赶真相;我们看到了一些理性的反思,但是,有些时候,我们好像非常希望找到一个罪人为此负责,无论他是贪食野味的民众,延时播报的官员,不懂防患的大妈,或者其他任何一个人。 我在撰写最后一段时也有许多犹豫,因为自己也还停在那个位置,但我也会认为,在我们把投射收回来之前,反思还没有真正开始。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