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自 On Private Madness (Andre Green, 1986).
死亡母亲情结
这里并不涉及对于一个真实客体的丧失,被客体所抛弃而导致的真实分离并不是我们在此处要讨论的问题。这一事实或许存在,但这并不是造成死亡母亲情结的原因。
此种抑郁的基本特征是它与遭受重创的客体的缺席有关。母亲,由于某种原因,自己是抑郁的。当然,造成此类母亲抑郁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在于丧失:孩子,父母,密友,或者其他任何母亲所强烈投注的客体。但也有可能是自恋损伤。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母亲的悲伤,以及因此造成的对于婴儿的兴趣寡然是这一情结的基础。
……
心灵生活的转变将被孩子感知成为一个灾难,在那个母亲忽然丧失的时刻,她猝然脱离了自己的婴孩;没有任何预警信号,那份爱霎时之间灰飞烟灭。
并不需要对于这一改变代表的自恋创伤作出长篇累牍的描述,但却必须指出,除了爱的丧失,意义的丧失之外,它也铸就了一种过早的幻灭,因为婴孩完全无法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当然,作为母性宇宙的中心,他将这一欺瞒解释为自己对于客体的驱力的结果,这是非常自然的。
如果死亡母亲情结发生在以下时刻,在孩子发现了第三个人,也就是父亲的存在的时候,这将尤其严重,这一新的依恋关系将会被他解释为母亲脱离的原因。无论如何,这里会有一个既不成熟,也不稳定的三角关系。因为,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母亲的爱的撤回将被归因于母亲对于父亲的依恋,或者这一撤回将会引发对于父亲的早期的,而且额外强烈的依恋,好像父亲被感知成了母婴之间的冲突的救星。现在,实际上,父亲常常对于孩子的苦恼无动于衷。因此,孩子被困在死去的母亲与不可获得的父亲之间,不是因为父亲过多占据了母亲,而不是给予婴儿帮助,就是因为他把母婴二人留下来独自处理这一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