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笔记|The Body One has and the Body One is: Understanding the Transsexual’s Need to be Seen

Meta Data

想法

精神分析更多理解「什么」是病人的体验,而非病人「为什么」有这样的体验。——这可能是目前我看到过的关于精神分析能够为性别研究带来什么的最好的回答了。

摘要

提供对于跨性别者的一种替代理解:一些情况之下,跨性别者的原初客体没有镜映、容纳他们指派身体与主观性别体验之间不协调的早期经验,由此导致的自我一致的未心智化与打扰使得追求手术成为必要,由此才能保证不协调感的解脱。跨性别者渴望自体作为一个视觉客体被看到(being seen),而不是持续处于「不协调」,「不完整」,「碎裂」的感觉之中。此种感受也会出现在分析师的反移情之中。治疗关键之一是构建一种能够使得身体发声的语言。

跨性别者面临的并不只是性与性别的问题,而更多是身份认同一致性紊乱。

相关理论

温尼科特:身心合一是一项发展成就;将一个人所拥有的身体变为一个人所是的身体(transform the body one has into the body one is),「个人化」(personalize)身体。若非获得镜映,则有发展出来「异我」(alien self)的风险。比昂:容纳,转化婴儿的心理体验,以支持思考功能的渐进内化。Fonagy:心智化。不能镜映,则使孩子投射性认同父母眼中的不协调感。Bowlby:性与性别并非本能,而是基于早期依恋关系提供的人际基质的具身体验形成。

案例

手术之后的幻想破灭;精神分析更多理解「什么」是病人的体验,而非病人「为什么」有这样的体验。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