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目:Fear of Breakdown: A Clinical Example
- 作者:Clare Winnicott
- 标签:崩解 个案解析
- 摘录:高彦慧
摘要
这篇文献以D W Winnicott关于“崩解的恐惧”(Fear of Breakdown)理论建构,以及“假自体”(False-self)、“过渡性客体”(Transitional object)等概念为基础。
温尼科特关于“崩解的恐惧”(Fear of Breakdown)的论述大致为:个体在绝对依赖期养育环境的失败破坏了自我防御组织,使个体暴露于原始的痛苦(primitive agony)之中,从而导致了一种不可思议、难以想象的状况(an unthinkable state of affairs)。
除非以及直到病人能够在分析师(母亲)的自我支持的帮助下体验到最初的事件,否则这种早期的创伤将持续是一种威胁。温尼科特的结论是:“(分析)没有尽头,除非达到谷底,除非令人恐惧的事件被经历过”。
本文献描述了K病人整个分析过程。病人为处理早期创伤而组织有效的虚假自体防御被分解成心身焦虑和紊乱,心理崩解的无意识恐惧正日益削弱她的功能。在分析中,当移情建立起来时,病人能够以一种具体的方式向分析师揭示早期创伤的性质,在病人自我不成熟的时候造成了最初的崩解,K的自我尚且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容纳这段经历。
难以想象的崩解体验在记忆之外,而无法记忆意味着无法重新体验,然而这些无法被回忆的创伤性事件却时刻体现在来访者的生活中,当然也会体现在分析情境、分析与病人的关系、梦和幻想中。
分析师从K的一张两岁半的照片中观察到,照片中的K蜷缩着,退缩着,抓着她的衣服,吮吸着她的拇指。在防御崩塌的状况里K看上去像一个“自闭症儿童”。在分析者的支持下,逐渐体验早期崩溃的痛苦和恐惧,K那部分丢失了的自我,重新被发现和重新融入到她目前的自我组织中。在分析过程中,病人重新记起她的过渡客体,并觉察到自己对过渡客体的需要,因此原始客体被发现并进行了分析,最终病人与早期足够好母亲建立了联接。
病人的健康状况和功能能力有了明显的变化。她现在能够思考未来,以现实的方式结束她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