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目:Fear of Breakdown(1974)
- 作者:D. W. Winnicott
- 标签:崩解
- 摘录:高彦慧
摘要
1、什么是崩解(breakdown)?
令人难以想象的防御失败状态。当自我受到环境威胁的时候,自我的防御组织无法对抗这种威胁,从而导致的一种防御系统的瘫痪状态。对崩溃的恐惧可能是对尚未经历的过去事件的恐惧。从精神神经病的分析来看,体验的需要相当于记忆的需要。这个想法也适用于其他相关的恐惧,文献中还提到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空虚的探寻。
2、崩解发生的原因
婴儿早期情感发展的促进性环境避免这种崩解。所谓促进性环境,简单来说就是婴儿得到足够的holding and handling,当崩解的恐惧发生的时候,个体体验到原始的痛苦(primitive agonies)。
- 崩解状态的体验
- 重回未整合状态
- 自我永久的坍塌(Falling for ever)- 根据后续文献补充理解,意为母婴关系的断裂,婴儿进入了一个无所依托的状态
- 身心失去连接
- 丧失现实感
- 丧失连接客体的能力
这里谈的崩解是非精神病性的,因为精神分裂作为一种防御原始痛苦的防御方式通常是成功的。
- 临床应用:
- 咨询师需要告诉病人这种令她极度痛苦的恐惧已经过去;
- 在绝对依赖期,婴儿的自我还没有形成,母亲要行使辅助自我功能;类似的,在咨询中当病人被崩解的恐惧袭击,进入防御瘫痪状态的时候,咨询师要行使辅助自我功能。
- 在移情情境中,病人将早期促进性环境的失败归集到全能的领域和体验中。
- 在移情情境中,病人未曾经验的原始痛苦在咨询现场第一次被体验。
- 这个理论在其他方面的运用:
- 死亡恐惧
- 空虚
- 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