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笔记|Creating Analysts, Creating Analytic Patients

Meta Data

想法

  • 对于分析的信任本身是绝端重要的,是以能够投入个人分析(commitment)。而种种培训,分析,督导,文献阅读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这一信任。
  • 这一文献是 2010 审定发表,时间上还相当新。

摘要

  • two-track perspective on psychoanalytic process: transformational as well as archaeological
  • 分析师的分析身份与心智的重要:保持内部分析框架,自始至终的分析态度,对于分析的信任。
  • 分析是否必要?——寻找分析个案的困难使人动摇。
  • 对于「可分析性」的重新思考:「考古模型」对于理解、帮助当前病人并不足够,而需增加「转变模型」;并非分析防御或者解释隐含意义,而是将心智租借给病人使用,以促进其思想、情感、精神状态发展。
    • 基于「考古模型」的研究:分析结果的相关因子 / ‘the analytic match’ by Kantrowitz – reality testing, object relations, affect tolerance, and motivation
    • 「转变模型」可使分析波及更加广泛的病人
  • 「可分析性」:并非病人的「可分析性」,而是分析二元关系的「可分析性」,也就是说,面对特定病人,分析师是否能够在心智中保持分析视角与态度。对于病人来说,灵活并非起点,而是结果。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