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目:Pathologic Forms of Self-Esteem Regulation
- 作者:Annie Reich,M.D.
- 标签:自尊、焦虑、自恋、创伤、超我
- 年代:1960
- 摘录:阎晗
想法
摘要
成长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评估我们的潜能,接受我们的局限性。
自恋者不断感到被轻视、不被爱、不被欣赏,也会感到尴尬、难为情。此外,他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也忧心忡忡,观察自己是否有疾病迹象的自我意识和疑病症焦虑都是典型的自恋症状。
可靠、坚固的防御以相当程度的自我整合为前提。
自我必须有力量,同时规避强烈的焦虑攻击。
用少量的焦虑作为危险信号,调动防御以期望的方式影响驱动。
如果创伤发生得太早太猛烈,自我还在原始状态下,自我无法成功控制焦虑,这种早期的创伤不仅严重干扰防御的形成,也会影响自我的整合与正常发展。
过早过于频繁的精神创伤,使得性欲自恋永远地从客体退缩到岌岌可危的自我。
这种自我在不成熟时期的早期创伤造成了对以后的危险情况有婴儿般的退行反应。
自恋的幻想常常与超我的要求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它们包含一个未升华的,满足本能的角色所需要的许多元素。
身体自恋的成功转化取决于自我升华的能力,以及去侵略性的能力。
未升华的、色情的、狂躁的自我膨胀很容易转变成一种极度沮丧、毫无价值、忧郁症般的焦虑。
自我欣赏包括蔑视他人。
完全性化和被美化的客体被建立为一种原始的自我理想,一种他渴望成为的客体。但它注定要崩溃,不受控制的不断攀升的侵略摧毁了被美化的物体。随之而来的是过程的重建。
自尊补偿性的自恋波动与循环性精神病状态很相似。
尽管有很大的扰动,但人格通常保持完整,不涉及病理过程。
降低的自尊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感觉毁灭,而非罪恶感。
因此,它不是一种消融严格超我的积极阶段,而是对融合原始自我理想来恢复原状的自恋幻想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