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笔记|Affect Tolerance

  • 题目:Affect Tolerance
  • 作者:Henry Krystal
  • 年份:1975 年
  • 标签:情感 ;焦虑 ;抑郁 ;

摘要

所有活动都有一个最佳的焦虑水平,某些情况之下,「微调」是必要的。精神分析从情绪的内在来源转向病人耐受情绪的程度,这一能力不但对于个体是重要的,在临床工作之中同样如此。容纳焦虑也就意味着一个人能够面对和解决内在冲突;忍受抑郁也就意味着一个人能够承受各种痛苦但却不可避免的经历,反之,不能容忍焦虑或者抑郁也是预后更差的一个指标。

无法耐受与婴幼儿时期的严重(累积)创伤有关,或许,这也是创伤最为严重的后遗症状。

整体承受情绪的能力是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相对较晚获得的,并非单一功能,而是复合功能。情绪同时能够为自我所使用,并且对于自我造成威胁。情感耐受力的发展是一个终生的过程,与自我功能相关。

一些临时策略是有利的,如果它们被禁止的话,则会导致物质滥用等问题。

在通过相对持久的防御永久阻断情感的过程中,情绪会被体验为生理「攻击」,将情绪作为一种疾病进行体验。

在母亲的协助之下,洞察,安抚,理解都是将情感保持在可容忍的强度与持续时间范围之内的方式。

情感风暴 :担心过于湮灭的情感造成自我毁灭。——分析师必须能够忍受病人的强烈情绪而不会感到惊慌失措,否则将会增加病人对于情绪的恐惧。

情感对于自我的影响取决于其是否分化,初级 / 次级过程,自我对它的熟悉程度等。但是,情感总是对于自我的挑战与负担。摆脱,宣泄,释放的隐喻并不有助于学习忍耐情绪。

创伤使得情感变得更有威胁,更难处理:冻结,婴儿情绪(躯体化的,未分化的),早年创伤(比死亡更糟糕)。

情绪耐受力的发展:

  • 母亲的出现:即使母亲无法减轻他们的痛苦,他们也会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来支持这一信念;
  • 只有在保护免受创伤的情况下,潜伏期和青春期的孩子才能逐渐建立起承受情绪的能力,同时越来越舒适和安全;
  • 好妈妈会在必要时提供她的情感支持,但要准备好尽快让孩子依靠他自己的资源;
  • 对于舒适及其相关的好的感觉的预期
  • 如果母亲更多以恼怒回应孩子的情绪爆发,那么,孩子容易进入自我羞辱的循环;
  • 青春期:放弃母子共生,自我整合,忍受随之而来的抑郁。

治疗:

  • 在给出解释之前,每个分析师都必须考虑病人是否准备好处理给定想法的情感成分。
  • 病人对情绪有某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并且他处理情绪的尝试主要是对情绪的恐惧。
  • 当情感不能被自由体验,就会融入人格结构,客体关系,症状。
  • 向病人展现他们对于情绪的恐惧,发现阻止情绪的方式,以及情绪崩溃的方式。
  • 情感被视为一种「世界末日信号」,与父母对攻击性的压抑处理模式的「内化」有关;或者由于创伤经验,对于强烈情感产生「紧张性反应」。
  • 表达,区分情感。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