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笔记|Mentalized Affectivity

  • 题目:Mentalized Affectivity
  • 作者:Elliot L. Jurist
  • 年份:2005 年
  • 标签:情感;心智化;

摘要

  • 心智化情感:识别情感(命名、区分)、加工情感(调节、提炼)和表达情感(外倾、内倾 / 交流);其中,括号之中的后者是更加高阶的功能。
  • 区分强烈情感(strong feelings)与疑难情感(aporetic feelings):未被表述的感受,体验为模糊,以及冲突或矛盾的感受,体验为困惑,和无意识有关,通过对于无意识幻想工作调节情感。
  • 情感调节代表了认知和情感之间的融合区域,其中前者用于改变而不是根除后者。
  • 心智化情感是成人情感调节之中最具挑战的一项内容:通过反思情感体验创造新的意义。
  • 依恋的目标是产生一个表征系统,这反映了与现实主义相反的哲学极点:理想主义,即相信我们的思想工作方式会改变我们对现实的感知 / 概念。
  • 情感不一定在所有心智化中都处于首要地位,但它们确实无处不在。
  • 情感调节有助于症状缓解,是关于意义的创造,即创造情感体验以更符合一个人最深切的愿望。
  • 临床:强烈情感提供了理解病人的好的机会,但是,如果他们是压倒性的,则应当给予干预。
  • 调节情感需要人们对自己的内在生活尽可能地熟悉并感到舒适。相应地,情感有助于人的内在生活的进一步分化。
  • 调节情感需要反思功能的获得,如预期、保持或重新捕捉情感状态(通过记忆)。
  • 情感与认知相关,但并不意味着认知支配情感体验。
  • 获得对自己的情感体验的更复杂的理解可以促进自我理解,但是,情感本身并不一定发生变化。
  • 早期精神分析没有对于情感多加强调,但是,逐渐发展出来一种隐含的,迅速发展的认识。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