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目:Definition of the Self
- 作者:Sheldon Bach,Linda Mayes,Anne Alvarez and Peter Fonagy
- 标签:自我、定义、一致性
- 年代: 2000
- 摘录:阎晗
想法
这是一个会议记录,开始之前主办方给与会者发了一些问题,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来选择答案。
你对自我的定义是什么?
你发现“自我”的概念对理论/或临床的帮助了吗?
如何区分自我和弗洛伊德的自我,自我和同一性?这些区别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当我们评估自我意识的出现时,我们应该看哪里?
重温“自我意识”这个词对我们可能并没有什么好处吗?
摘要
谢尔顿·巴登
几乎没有人有自我,如果有的话,在实践中。
“自我”是“接近经验的”,“弗洛伊德的自我”是“体验”的。二者之间有一种模糊性和互补性。
自我通常是一个经验构造,整合了自由意志的观点而不是决定论。从主体的角度来看,自我是由代理、活动和意图构成,而非驱动、冲突和妥协形成。
没有他人就没有自我。
在哈特曼的感知中,自我是一个成熟的概念——会根据自己程序遗传基础,在环境的刺激下,以一组平均预期下的函数表达出成熟。另一方面,自我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琳达·梅耶斯
自我是一个多层次的模糊建构。
我们更了解它在损伤方面信息。对自我的基本观察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身体意向&社会关系。
缺乏足够的身体照顾的儿童通常在自我照顾和自我调节方面缺乏基本技能。
安妮·阿尔瓦雷斯
Q:自我与内在客体的关系?
A:自我总是在其与内在或外在某种客体的关系中被看到。
关于是否存在自我丢失的部分、这一部分可否被归还以及什么可能是自我的早期形态很少被提及。
自我与内在客体的关系,一个明显看不见和无生命的自然,其实是有人际意义的。
彼特·弗拉基
反思的能力和自我的完整
精神分析学家用至少三种方式来使用自我:
- 自我=幻想(格罗斯曼1982)关键是沉思。
- 自我≠心理装置的容器(科胡特1977)
- 自我=情感、认知结构,代表与他人的互动。自我self是弗洛伊德自我ego的一部分。
现代精神分析中自我的本质在于沉思的过程,与那些自我功能密切相关。
自我是意识的一部分,它有能力塑造并决定自身或他人的表象将如何形成。反思通过一种自我超越的形式实现了自己的自主性和独立。自我是一个自治的实体。
在温尼克特的模型中,真正的自我,至少在最初,只能通过婴儿自身冲动和环境之间的成功相遇实现足够协调使它能允许婴儿体验这些冲动。
休谟否定了自我可以被直接认识或可以被任何一个观点所固有的观点。他认为,身份是心灵维持连续性能力的虚幻产物。
拥有自我就是拥有连贯的、可预测的精神状态。
自我状态是真实的。它们是构建自我的基石。它们首先是情绪的表现,然后是意图,最后是信念。
相对于反思,这些幻觉更容易崩溃,即身份扩散。人际关系脆弱。
只有反射功能有助于创造一个现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