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2025 年 3 月更新。

乔晓萌 英国,牛津

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美国精神分析协会(APsaA)候选精神分析师,波士顿精神分析研究生院(BGSP)博士生,受训于英美 5 家精神分析学院 / 机构,研究者,创作者,媒体实验室何苦开心主理人,主张「精神分析作为一种心智模型」。

联系方式

资质

协会

学历教育

系统受训

  • 2023 年 - 至今,精神分析训练(PTP)洛杉矶当代精神分析学院(ICPLA)
    • 课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史,婴儿、幼儿,基本概念,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关系精神分析,主体间性理论与现象学,伦理与边界困境,多样性、权利与特权,整合,其他高阶选修课与独立研究
    • 在督导下与 3 个控制个案(一周 4 次及以上,18 个月及以上)工作,每一个案至少撰写 4 份报告,定期接受督导评估
    • 向候选人进度委员会进行毕业汇报
    • 受训期间持续训练分析(一周 4 次及以上)
  • 2023 年 - 至今,精神分析写作指导项目,国际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协会(IAPSP)
    • 跟随协会委派导师 Stacy Berlin 持续工作
  • 2020 年 - 2024 年,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训练(PPP,儿童青少年方向)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CPI)
    • 课程:精神分析思想史,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批判性思维,精神分析整合模型,自体心理学,客体关系,自我心理学,精神分析儿童青少年技术,分离与丧失,创伤,伴侣治疗,心智化技术等
    • 在督导下与 3 个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训练个案(一周 1 - 3 次,分别超过 9 个月,12 个月,18 个月)工作,每一个案撰写一份报告,并接受督导最终评估
    • 6 个儿童青少年诊断个案以及报告
  • 2019 年 - 2021 年,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训练(成人方向),国际心理治疗学院(IPI)
    • 课程:评估,发展,心理结构,个案概念化,沉默,诠释,梦境
    • 团体督导

专业支持

训练分析

  • 2019 年 - 至今,洛杉矶当代精神分析学院(ICPLA)训练督导分析师(TSA)
    • 一周 6 次,1500 + 小节,其中地面分析超过 700 节

个别督导

  • 2023 年 - 至今,洛杉矶当代精神分析学院(ICPLA)训练督导分析师(TSA)Carol Mayhew
  • 2023 年 - 2025 年,洛杉矶当代精神分析学院(ICPLA)训练督导分析师(TSA)Lynda Chassler
  • 2022 年 - 至今,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CPI)督导 Jennifer Robin
  • 2021 年 - 至今,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CPI)督导分析师(SA)Thomas Byrne
  • 2019 年 - 2021 年,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CPI)精神分析师候选人何良

团体督导

  • 2023 年 - 至今,洛杉矶当代精神分析学院(ICPLA)导师团
  • 2020 年 - 2023 年,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CPI)导师团
  • 2019 年 - 2021 年,国际心理治疗学院(IPI)导师团

工作经历

咨询经验

  • 2022 年 - 至今,精神分析实践
    • 在督导下提供精神分析(>= 一周 3 次)1500+ 小时
  • 2022 年 - 至今,个别督导
    • 为新手咨询师提供个别督导 200+ 小时
  • 2019 年 - 至今,个人执业心理咨询师
    • 在督导下提供成人、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含精神分析) 5750+ 小时,多元性涉及不同宗教文化、性少数群体、海外华人与留学生等
  • 2018 年 - 2020 年,心理咨询师,佛教慈善机构
    • 在督导下提供心理动力学(含短程)心理咨询约 200 小时

项目统筹

教学相关

  • 2025 年 - 至今,担任美国精神分析协会(APsaA)人工智能理事会会员
  • 2025 年 - 至今,Humanities and Sciences for Democracy 成员
  • 2025 年,担任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CPI)精神分析训练(PEP)自体心理学客座讲师
  • 2024 年 - 至今,担任洛杉矶当代精神分析学院(ICPLA)Marketing Committee、Ad Hoc Committee for Diversity 成员
  • 2024 年 - 至今,担任洛杉矶当代精神分析学院(ICPLA)精神分析训练(PTP)项目面试官
  • 2024 年 - 至今,担任 Psychoanalysis, Self and Context 期刊审稿人
  • 2024 年 - 至今,心寻心理个人治疗师
  • 2024 年 - 至今,深海之家两年心理动力学项目 PH 2.0 授课教师:性与性别;自体心理学技术

创作实践

论文发表

  • Qiao, X. (2024). Deprivation and disruption: The development of narcissistic vulnerability and toxic masculinity in some Chinese contexts. Psychoanalysis, Self and Context, 1–17. https://doi.org/10.1080/24720038.2024.2398679
  • Xiaomeng, Q. (2024). Mother archetypes in Chinese cultural narratives: A 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 Psychoanalysis and Psychotherapy in China, 7, 139-153. doi: 10.33212/ ppc.v7.2024.139

论文获奖

会议报告

  • 2024 年,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CPI),自恋损伤与有毒的男性气质
  • 2021 年,Queer China UK,精神分析视角下的跨性别体验
  • 2017 年,Chinese DiGRA(香港),中国游戏批评归档
  • 2014 年,北京大学,迭代游戏设计

个人创作

其他发表

社交媒体

  • 公众号:何苦开心
  • Bilibili:何苦开心
  • 小红书:何苦开心
  • 小宇宙:清醒梦
  • Substack:@xiaomengicp
  • Instagram:@xiaomeng_i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