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活用」系列刚刚开启的时候,评论之中就有讨论「恋爱」的呼声;我当然知道这个话题是讨喜的,也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热点」。感情挽回,永远要比精神分析受到欢迎,这就是明证之一;就算最终走进心理咨询,失恋也是占到多数的一个理由。但是,即使以精神分析作为框架,谈论「爱」还是比「恨」还要更加困难。如果想要处理的不只是进入一段关系,或者好好谈个恋爱;而是跳脱「消费主义」,「浪漫主义」等若干陷阱,更加深入地讨论爱的本质,那么我们就可能需要一些新鲜的东西。
2020 年和光年会,郑禹老师讨论「分析家的爱」,简短,但却动人的若干案例;加上最近听到别任性的一期节目(任性 solo:人一定要有爱情吗?),以及其中对于阿兰·巴迪欧尤其是《爱的多重奏》一书之中爱的哲学的引用,我终于感到自己或许可以尝试对此说点什么。
没有沿袭「减肥法」、「升职记」等名称,一方面是因为想要褪却实用主义的色彩,另一方面,爱实在是一个深而广的话题。
是为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