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上文:避免陷入施受虐关系的一个要诀就是,离开他人为自己设定好的位置,同时,不把他人固定在自己的无意识幻想之中。但是,实践之中,何其困难。强迫性重复的力量过于强大,以致我们总能把爱人变作仇人。

如果说,理想化是一切感情的起点,那么,我们仍可追问:只是要停留在此,还是能够追寻更加超越的目标。

理想化代表一种渴望修复的幻想,但是,恰因如此,它的满足很有可能就是投射性认同,并且由此将彼此固定在一段施受虐关系之中。

反过来说,理想化破灭并不一定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失去」,反而是不断重新发现对方的「获得」,是一段真实关系的开始,而只有新的经验才有可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修复。

爱让我们在反复磨砺中体验到某种基本经验,这种经验即差异,从而让我们以差异的观点来体验世界。

阿兰·巴迪欧《爱的多重奏》

接纳新的经验是困难的,就像逃离原生家庭是困难的,而另一个人的主体性带来的失控也令人恐惧。

但是,无意识之中,时间永不流逝。只有拥抱变化,我们才是真正在活着。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