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经有大量公众号在做非常优秀的精神分析翻译工作;我则希望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多文献综述,使之更加全面,并更进一步的消化、整合。正如之前讨论过的,「情感是精神分析工作的核心」,「情绪博物馆」是这个尝试的第一步。”
容纳失望
情绪博物馆
引言
在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中,失望是一个常见但常被忽视的情感。它不仅存在于病人的情感体验中,也经常出现在分析师的工作中。失望情绪通常与未实现的期望、感知到的失败以及分析工作本身的局限性相关。
分析师的失望:不可避免的工作挑战
分析师的失望在精神分析中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通常源自于未满足的期望或对治疗效果的过高期待。在《分析师的失望:日常的挣扎》(The Analyst's Disappointment: An Everyday Struggle)一文中,卡塔丽娜·布朗斯坦(Catalina Bronstein)指出,分析师的失望不仅来自于他们对病人的理想化期待,还受到他们自身训练分析经历的影响。面对失望,分析师需要具备接受抑郁心位(depressive position)的能力,这种立场帮助他们容忍治疗中的重复性行为,并能够在重复中发现其渐进的意义。
分析师的失望往往表现为对结果的过高期望,特别是在面对病人顽固的抵抗或依赖行为时,失望的情绪会加剧。因此,布朗斯坦强调,接受分析工作的局限性以及保持现实的治疗期望,能够帮助分析师更有效地处理失望情绪,并与病人的挣扎保持有效的互动。
分析中的重复与失望
重复在精神分析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而如何处理重复现象往往与分析师的失望情绪密切相关。史蒂文·库珀(Steven Cooper)在《对「足够好」处理失望能力的反思,特别是重复现象》(Reflections on the Analyst's “Good Enough” Capacity to Bear Disappointment,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Repetition)中提出,分析师是否具备足够的承受失望的能力,直接决定了他们能否有效处理病人的重复性行为。他特别强调,抑郁心位有助于分析师接受治疗中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从而在重复中找到意义,而不是急于解决问题。
库珀还警告说,分析师可能会在面对重复时无意识地使用「狂躁性反移情」(manic countertransference)作为一种防御机制,试图通过过度参与或推动病人来避免面对重复中的挑战。他建议,分析师应培养对自身失望的觉察,并学会为未实现的期望进行哀悼和悼念,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病人的重复模式。
病人的失望与分析师的作用
在分析过程中,病人的失望情绪也会成为阻碍治疗进展的关键因素。在《失望、幻灭与绝望:分析师承受能力的个案研究》(Disappointment, Disillusionment, and Despair: A Case Study in the Analyst's Capacity for Containment)中,丹妮尔·克纳夫(Danielle Knafo)探讨了失望、幻灭和绝望之间的复杂关联。她通过个案分析展示了这些情感如何纠缠在一起,并阻碍了治疗过程。克纳夫强调,分析师需要具备足够的容纳能力,能够处理自身的失望情绪,同时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来探索这些痛苦的情感。
此外,克纳夫指出,共同的失望情感有时可能成为病人和分析师之间的一种防御,帮助病人避免更深层次的幻灭和绝望。只有当分析师能够承认并处理自己的失望时,他们才能有效地帮助病人面对并处理自己的失望、幻灭和绝望情感。
失望与「失望人格」
在《失望与失望人格》(Disappointment and Disappointedness)中,罗伊·谢弗(Roy Schafer)区分了失望这一瞬时情感和「失望人格」这一更持久的性格特质。他指出,失望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应,但当它未被妥善处理时,可能演变为一种持久的情感状态,形成「失望人格」。这种状态下的个体倾向于通过防御机制阻止真正的移情情感流动,并表现出对分析的戒备和不信任。
谢弗还强调,理解病人的生命史和无意识幻想对于掌握他们的失望情感至关重要。失望不仅仅是对当前分析的反应,它往往源于病人早期未满足的情感需求和创伤体验。因此,分析师在处理失望情感时,必须对病人的早期经历和潜在的心理冲突有敏锐的觉察。
挫折与失望的区别
在儿童心理治疗中,挫折和失望是两种常见但有所区别的情感。珍妮·斯普林斯(Jenny Sprince)在《挫折与失望:客体关系理论的情感区分及其作为研究工具的适用性》(Frustration Versus Disappointment: Towards an Object Relat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se Emotions in Child Psychotherapy)中指出,挫折与失望在结构和发展层面上有所不同。她引用克莱因学派理论,认为挫折源于偏执分裂心位(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这一立场强调分裂与投射性认同;而失望则与抑郁心位(depressive position)相关,这一立场更注重整合经验和容忍矛盾。
斯普林斯通过两个儿童心理治疗的案例,展示了这些情感如何在临床实践中表现。她还建议使用内容分析作为一种研究工具,量化儿童在治疗中的挫折与失望反应。通过理解这些情感的区别,治疗师可以更好地制定干预措施,并帮助儿童在情感发展中取得进展。
失望与超我的形成
早期的失望情感在个体的自我和超我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伊迪丝·雅各布森(Edith Jacobson)在《失望对正常与抑郁发展中的自我与超我形成的影响》(The Effect of Disappointment on Ego and Superego Formation in Normal and Depressive Development)中,讨论了童年期失望如何影响自我的发展。她认为,早期对父母的幻灭体验可能导致自我萎缩,并促成严苛的超我的形成。这种现象在抑郁症病人中尤为常见,他们往往经历了早期情感需求未被满足的创伤体验。
雅各布森强调,理解这些发展轨迹对于分析师在治疗过程中识别抑郁模式和防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早期失望不仅会塑造个体的情感结构,还会影响他们与世界的互动方式。
最后
失望是精神分析中一个常被忽视却极其重要的情感。无论是病人还是分析师,面对失望都是分析工作中的一部分。通过容纳与接纳失望,分析师和病人都能更深入地探索自我内心的冲突,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新的心理整合与成长。
References
- "The Analyst's Disappointment: An Everyday Struggle" by Catalina Bronstein
- "Reflections on the Analyst's 'Good Enough' Capacity to Bear Disappointment,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Repetition" by Steven Cooper
- "Discussion of 'Reflections on the Analyst's “Good Enough” Capacity to Bear Disappointment,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Repetition'" by Donnel B. Stern
- "Disappointment, Disillusionment, and Despair: A Case Study in the Analyst's Capacity for Containment" by Danielle Knafo
- "Disappointment and Disappointedness" by Roy Schafer
- "Frustration Versus Disappointment: Towards an Object Relat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se Emotions in Child Psychotherapy, and Its Applicability as a Research Tool" by Jenny Sprince
- "A Perspective on the Patterns of Loss, Lack, Disappointment and Shame Encountered in the Treatment of Six Women with Severe and Chronic Anorexia Nervosa" by Sue Austin
- "The Effect of Disappointment on Ego and Superego Formation in Normal and Depressive Development" by Edith Jacob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