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笔记|Self Representation and the Capacity for Self Care

Meta Data

想法

摘要

身心障碍者出现的情感障碍与药物成瘾者的表现非常相似,即无法将情感表达出来,因此无法以之作为自己的信号。“述情障碍”一词表示心身障碍者中对情感和语言表达的干扰。

他们难以忍受通常是令人愉悦的情绪,期望失望和拒绝。当高度矛盾的患者拥有治疗团队时,他们会使用“分裂”来处理移情。他们会对治疗团队中一个成员感到愤怒和抱有强烈破坏性,而对另一个成员表现出基本的爱恋关系。

他们将这种功能作为客体表征而不是自我表征的一部分,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人自我表征中的障碍,在安慰剂或者其他媒介的影响下,自我表征和客体表征之间的内部障碍暂时解除,从而允许访问和控制自己之前被“隔离”的部分。通过剥夺他们对自我有意识的部分,压抑了个人的身体的各个部分以及功能。

身心障碍者依赖自己的爱恋对象以产生“活着”的感觉,并在“被抛弃”

时患上身体不适。但是他们的爱恋对象是高度可换的,核心需求只是“必须有人在场”。这个人扮演了“安全毯”的角色,作为过渡性客体补充了这个功能。药物成瘾者和心身障碍者都体验到,自我照顾的功能是保留给母亲这个客体表征的,并在心理上隔离。母亲为自己提供了所有的安慰,当自己提供时,就是在“接管”她的功能。

母亲对孩子的自恋需求可能会令她嫉妒其他对象,甚至是过渡性对象,并阻止使用它。母亲异常严格地禁止婴儿为母婴关系创建自慰替代品的任何尝试,从而为创建内在物体表征和幻想创造了可能。另一种是母亲不断地把自己作为唯一的满足精神生存能力的对象。在药物成瘾者身上可以清晰看到,渴望重获自己异化的部分与“好母亲”融合的真正意义。

药物成瘾者必须压抑自己的愤怒和对母亲的破坏性愿望。这种需要表现在患者在自己的幻想中进行严格管理,隔离母性客体表征,以保护被爱对象不受自己幻想的破坏,并确保对方继续爱自己并照顾自己。

最大的困难是使患者放弃对婴儿阶段物体表征的依附,并获得自己的看法,而这必须通过“有效的悲伤”来完成,类似于哀悼过程。而最终的挑战是有意识地接受客体表征是自己的精神创造。

投射是未整合的幻想、冲动、愿望和感觉。整合过程是一种丧失,不得不通过悲伤来完成。在理想的自我表现出悲伤和减少完成之前,抑郁是必然需要经历的。

在情感分化和语言化的过程中,儿童需求的象征性表征与他在实现愿望方面体验到自恋全能的能力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好的自我客体的有效性允许孩子体验到“自我照顾是恰当的”。即当孩子无所不能的实际能力受挫时,可以通过幻想自我照顾。因为早期阶段情感表达是唯一可用的交流方式,所以母亲对孩子的感觉不断变化的反应和灵敏的倾听至关重要。不能中断婴儿情感的强度可能导致婴儿精神创伤的后遗症。

母婴共生关系的过早破坏的诸多问题之一就是婴儿试图通过分裂——理想化和自我表征的受虐来控制客观对象。在这种困境中,情感和自我照顾的功能被作为客体表征。

对于自我照顾功能的抑制,必须处理幻想——自我表征和客体表征扭曲的基础。治疗的目的是允许病人将有意识的自我调节扩展到自己的全部,从而使他从对药物安慰剂的需要中解放出来,重获被异化的部分和功能。心身障碍者也表现出同样的抑制,特别是在疾病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