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笔记|Read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Freud and the Rhetoric of Wish and Awareness

  • 题目:Read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Freud and the Rhetoric of Wish and Awareness
  • 作者:George E. Atwood, Ph.D.
  • 标签:梦 《梦的解析》
  • 摘录:高彦慧

《梦的解释》是弗洛伊德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他解释精神生活的基础。弗洛伊德在写《梦的解析》中遇到了一些难题,解决这个难题,需要一个仔细的、有分寸的方法。如果他使用受分析者的梦境材料,担心分析情境的保密性,并会受到他的读者的质疑。在证明建立在弗洛伊德描绘为无意识的心灵系统中的核心愿望的存在方面,弗洛伊德唯一的选择是使用他自己自我分析的材料。与此同时,他担心人们可能会对这种惊人的自我披露做出反应。弗洛伊德担心过多地披露他的个人生活会让他更难获得分析案例或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实现晋升。有教养的社会不赞成关于愿望的潜在自我揭示,尤其是来自幼儿期的性愿望。事实上,正如弗洛伊德在第七章C节中所强调的,在梦的童年起源被揭示之前,对梦的分析是不完整的。与此同时,弗洛伊德过于诚实,以至于不能不为读者提供关于梦的完整论述,这是他的梦的解释理论的基础。作为一名科学家,他的科学探索的理想已经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中得到发展,他个人觉得有义务证明,不仅梦的标本反映了满足愿望的努力,而且这种愿望存在于意识之外,可以追溯到最早的童年时代。结果以这样一种方式构建了文本,弗洛伊德能够向细心的读者展示,像他自己的梦样本这样的梦确实揭示了它们的童年起源,同时他能够保持他的职业声望。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的第二章中提出了一个梦的标本,他的《厄玛的注射之梦》,并且坚持认为这是精神分析中第一个被完全分析的梦。他的解释显示了显而易见的愿望,这是梦的基础。然而,在第七章关于梦的心理学的C节中,弗洛伊德指出,在核心(俄狄浦斯)愿望中建立的幼儿起源被发现之前,没有梦被完全分析。弗洛伊德并没有明确讨论将满足他对一个完全分析的样本梦的童年起源。他通过在植物学专著《梦的解析》中加入一个脚注来解决这个问题。脚注提供了线索,秘密的伪装核心愿望,完成了分析样本的梦想,并履行弗洛伊德的主张,这确实是精神分析中第一个充分分析的。这个脚注提到了弗洛伊德在1899年写的关于屏幕记忆的论文,那是在他写梦之书的时候写的,它描述了一个几乎没有掩饰的自传式的童年与他的侄子和侄女的性游戏,他们也是小孩子。如果我们阅读这些材料,连同弗洛伊德在两年(1897-1899)期间与他的同事威廉·弗列斯的通信,我们可以看到弗洛伊德是如何解决他的问题,以实现他的主张,即样本梦是精神分析学中第一个充分分析的梦,而不必明确揭示可能证明他的职业声誉尴尬的自传信息。

文献笔记|Rank Contra Freud: Freud’s Frau Doni Dream and the Struggle for the Soul of Psychoanalysis

  • 题目:Rank Contra Freud: Freud’s Frau Doni Dream and the Struggle for the Soul of Psychoanalysis
  • 作者:Dennis B. Klein, Ph.D.
  • 标签:梦 《梦的解析》
  • 摘录:高彦慧

这篇文章剖析了弗洛伊德的门徒(protégé)奥托·兰克(Otto Rank)对《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的多尼夫人之梦(Freud’s Frau Doni dream)的理解与批判,兰克与弗洛伊德的关系——从孝顺到反叛——一个真实的“俄狄浦斯”剧情发展,以及对本能理论的修正。

19世纪90年代是欧洲精神觉醒的时代,在对尼采以及后来对弗洛伊德的依赖中,兰克找到了强大的盟友,支持他反对父亲和事业的运动,支持他发展创造性的、革命性的观点。事实上,他所坚持的尼采式的观点指向了一种新秩序,这种新秩序再也不会让兰克想起他压抑的家庭生活。这种理想,自我表达或自尊的力量,把他从父亲的强迫、工作的机械束缚和对已获得的宗教或伦理智慧的自满教条中解放出来。

从一开始,兰克就没有完全接受精神分析理论。尽管如此,他对它的热情是明确无误的。正如他对《梦的解释》的最早引用所表明的那样,精神分析为兰克提供了关于梦和无意识的永久、永恒品质的新的心理学见解。弗洛伊德保持着对本能的纯粹肯定或颂扬的基本恐惧,主张父子和解,而不是推翻父亲或性解放。通过用自我取代本我,弗洛伊德更喜欢对无意识的分析性理解,而不是对无意识力量的无限制满足,因此使用精神分析理论作为理性控制的工具和使知识更加全面的手段。弗洛伊德的立场反映了他与充满希望的奥地利哲学家的经历,这一经历如此有影响力,以至于他从未完全放弃理性秩序的可能性。与弗洛伊德相反,兰克对自由主义价值观没有什么信心;他认为执行理性是无可救药的压抑。

在写给弗洛伊德的手稿中,兰克重新解释了弗洛伊德的多尼夫人梦,这个梦出现在梦书的结尾。对弗洛伊德梦的分析的重新解读说明了兰克决心建立非理性视角,以反对弗洛伊德作品中的理性约束。兰克批评弗洛伊德用兰克所说的解释的“科学伪装”来掩盖威胁性的梦境愿望。弗洛伊德在解释中声称对给他带来孩子的婚姻感到满意,而兰克则断言这个梦所表达的恰恰相反。对他来说,不愿意全面处理自己的无意识,用兰克的话来说,揭示了弗洛伊德的“对恐惧的防御”。事实证明,这本梦书实际上是弗洛伊德的疗法,是一种驯服他无意识表达的方式,从而平息他的担忧。作为无意识自我任命的仲裁者,兰克总结道:“你还没有消除你的怀疑和恐惧”。

事实上,他对理论化为工具理性责任的早期洞察,不仅形成了他与正统精神分析的分歧,也形成了弗洛伊德本能理论的根本修正。在这场运动中,分析人士认为,对本能创造性努力的控制或扭曲,无论多么良性,都会抑制自由表达,并因此加剧神经症。虽然兰克不喜欢弗洛伊德的分析方法,但如果使用得当,他认为分析具有相当大的意义。他觉得分析师应该对无意识的欲望提供持续的、有意识的和救赎的肯定,而不是解释,或者更准确地说,解释掉被压抑的本能。

文献笔记|Platonic Love, Transference Love, and Love in Real Life

  • 题目:Platonic Love, Transference Love, and Love in Real Life
  • 作者:Martin S.Bergmann
  • 标签:柏拉图、弗洛伊德、神话、移情
  • 年代: 1982
  • 摘录:阎晗

想法

摘要

弗洛伊德在朵拉的案例中,确立了移情和升华之间的联系。

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爱都“重复着婴儿的反应”。

移情的爱是纯粹的重复,是一个旧的模板,是人为和倒退的,强调重温和再现过去。

另一方面,移情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与分析相适应。

移情也是一种过渡状态,具有临时性质,是一种达到理性目的的手段。

移情的爱是真的,重复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爱,但它与现实生活中的爱有很大不同。

在童年时期,包括之后,许多人对生活幻想破灭,导致了防御的建立。

当这些事件被重新激活,就释放了被压抑的力比多,可以重新释放投注在新的对象或分析师身上。

爱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消除早期的创伤,但它更有可能屈服于强迫性的重复。

在现实中,很多人爱上的不是能够让他们能够想起父母的人,而是他们希望能够治愈父母带给他们创伤的人。

爱上施救者或者自己拯救的人,非常常见。

在弗洛伊德看来,移情、爱和现实生活中的爱都是对爱情的借鉴,同样的性欲来源,同样的婴儿意象,但他们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当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具有诱惑性时,容易产生色情移情。严格地说,它意味着重新发现一个婴儿的威胁情境,而不是重新发现一个早期婴儿的爱的对象。

在作者之前关于爱情的论文(1971)(1980)中,他提出爱一个人的能力取决于自我整合的能力

爱的冲动来自于许多早期的客体。

成人爱情对象的发展是以一个父母对象为基础的,其他的必须被压制。在分析过程中,爱的感觉是经历了压迫才获得解放。

总结

柏拉图和弗洛伊德改变了我们看待爱的方式。

在柏拉图的对话中,这种爱情观可以转变为哲学视角。

神话观点的衰落创造了对于人类了解自我的动力,爱就成了一个谜。

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情爱冲动可以升华到更高和去性化的目标的人。

弗洛伊德不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但他无疑受到柏拉图深刻的影响。

文献笔记|Observations on Transference-love

  • 题目:Observations on Transference-love
  • 作者:Sigmund Freud 
  • 标签:移情;阻抗;
  • 年代:1915
  • 摘录:阎晗

摘要

分析师唯一真正的困难是对于移情的管理。

当病人爱上分析师时,通常有三种可能的发展方向:

  1. 获得合法的结合;
  2. 放弃他们已经工作的治疗;
  3. 可以进入治疗,但进入一种不正当不打算持久的关系。

在第二种情况中,和病人终止治疗后,病人可能还会爱上第二位分析师,接着是第三位,这几乎是必然的。

分析师通过分析可以清楚,这并非是因为自己的魅力,所以无须对这样的“征服”感到洋洋自得。

然而,对于病人有两种选择:要么必须放弃精神分析治疗,否则就必须接受爱上自己的分析师是不可避免的命运。

有些从事分析的医生让病人为情爱移情做好准备甚至怂恿他们去和分析师相爱,理由是可以取得进展,弗洛伊德认为这非常愚蠢。

找到自己的方向:

最重要的,怀疑一切干扰继续治疗的东西,这种情况可能是耐药性的表现;

病人对分析师的爱吞噬了一切,这变化相当大。当一个人要承认或记住一些特别痛苦和沉重的压抑她的经历,抵抗,开始利用她的爱来阻碍治疗的延续。

病人通过把分析师拉低到爱人的位置来摧毁分析师的权威,以确信自己不可抗拒的力量。

病人的爱是一种对分析师严厉程度的测试。如果分析师表现出顺从,他可能会受到惩罚。

分析师应该如何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接受病人给予他的柔情,还是考虑社会道德的要求、克己的必要性和成功的必要性,让病人放弃自己的兽性,继续分析?

两种都不对。

敦促病人压抑、放弃或升华本能,这就像从地狱召唤出一个恶灵后,不问它又把它送回去。人们只会把被压抑的潜意识带进意识,在恐惧中再一次压抑它。 

直到一个人能够引导将这种关系带入更平静的渠道,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精神分析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

病人的需要和渴望应该被允许坚持在其自身,以便这些需要和渴望成为迫使他们去工作和做出改变的力量。

分析师注意不要作为代理人来安抚这些力量。

直到她的压抑被解除,否则她无法获得真正的满足。

在分析中爱情的进一步发展,会把她在情爱中所有的抑制和病态都展现出来,没有任何纠正错误的可能性,痛苦将以悔恨告终,这也极大增强了她的压抑倾向。

分析师越清楚地让病人的无意识被看到越是能够从诱惑中解脱出来。

病人的性压抑当然没有被移除,只是被推到背景中,然后觉得安全,足以让她所有爱的先决条件,所有的幻想从性欲望中涌现出来。

移情爱的某些特征表明了它在一个特殊的位置:

  1. 由精神分析所激发的
  2. 被占主导地位的阻力大大强化了
  3. 对待现实方面不理智,不关心对所爱之人的评价。

分析师要进行三方面的斗争:

  1. 在自己身上心灵对抗那些试图把他从分析层面上拉下来的力量;
  2. 在分析之外,对抗性本能的力量
  3. 在分析之中,对抗他的病人,那些一开始像对手后来想让他成为他们野性激情的社会俘虏的病人。

文献笔记|The Concept of Family Romance

Meta Data

  • 题目:The Concept of the Family Romance
  • 作者:Linda Joan Kaplan
  • 标签:家庭罗曼史;弗洛伊德;潜伏期

想法

对于弗洛伊德原文的重要补充。

摘要

家庭罗曼史是终其一生,帮助调节自尊的普遍幻想,自婴儿早期开始,到潜伏期完全结构化,并在意识之中活跃。对于所有年龄的病人都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1. 家庭罗曼史的发展,升华的普遍方面;
  2. 病理表现(症状,情感关联,防御人格结构),以及在艺术家之中的表现;
  3. 治疗情境之中的表现(移情,反移情,精神分析培训之中常常激发),发展与诊断之中的临床适用。

家庭罗曼史:对于自己可能是领养,继子,弃婴的幻想;不同时期具有独特表现、特别需求。

前俄狄浦斯期

对于父母感情未被完全报答;同侪竞争,受到轻视等。为了调节自尊,想象亲生父母可能是更高阶层的人。这一幻想的出现表达对于父母的矛盾感情(ambivalence)——未解决的俄狄浦斯情结。

  • 分裂:现实父母遭受阉割,理想父母以阴茎形式贮存。
  • 全能自恋投射:现实父母的不足对于自恋造成威胁,理想父母作为全能自恋提供者,婴儿对其认同获得自恋,其实质是对于自身的过度理想化,自恋保护,重新获得失落的客体之爱。
  • 抵御丧失客体带来的抑郁,内化客体的尝试。
  • 避免俄狄浦斯情结带来的罪疚(前俄狄浦斯期所发展),通过退行压抑俄狄浦斯冲突。
  • 以王子、公主游戏进行表现,童话故事(「灰姑娘」,「王子与贫儿」)。
  • 具体时期不确定,Lehrman 认为可能与同性父母认同的时间一致。认同带来的分离使得孩子能够将父母作为真实的人对待,从而减弱理想化。

俄狄浦斯期

将父母作为性的存在,受到乱伦愿望报复的威胁。需要使用防御对于父母去性化,此类防御将会合并进入幻想:母亲与已经长大的孩子发生秘密关系。孩子自己与父母并不相识,同时,远离同辈竞争,而母亲则变成了一个怀有欲望的娼妓,有时,这种幻想也会转移到姐姐身上。由此消除了与同性父母之间的竞争,以及真实母亲的可怕,解决乱伦禁忌;孩子认同父亲,并且成为自己的父亲。

  • 拯救:与客体认同。作者认为,拯救幻想(the rescue fantasy)并不是家庭罗曼史的一个形式。(联想:哪吒)但是拯救确实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 移置、认同:被动愿望变为主动,掌控情境。

潜伏期

拯救幻想与之紧密联系,对于家庭之外的依恋增强,幻想多表现为逃离家庭的动机,孩子试图找到幻想之中的父母之一,或者双亲。具有结构的家庭罗曼史幻想多在潜伏期早期出现。情欲,攻击合并带来的野心经常导致英雄史诗一般的幻想,如超人(由养父母所抚养)。

潜伏期幻想对于自我(ego)发展,调整情感压力,形成防御具有重要作用,其特征是外部世界作为幻想来源。父母形象更少修饰,因为俄狄浦斯一定程度得到解决,具有更多认知、现实检验等能力,幻想减弱,直到 12 岁左右,幻想成为驱力释放,形成计划的方式。

(青少年期:略)

家庭罗曼史幻想之后更多受到压抑,但是,直到成人之后还有无意识的表达。作者认为,没有性别差异。

变型

更低等级的父母:有人认为,孩子将父母性交视为肮脏、野蛮,由此出现;但是,作者并不同意,认为可能是因为孩子无法达到父母要求,或者真实愿望的掩盖。

日常生活

通过以下形式进行表达:电影,电视,戏剧,文学,如 Shaw,Ibsen,Dostoevski。或者神话,如 Moses,Oedipus,Christ。(从略。)

病理表现

病原学

对于只能拥有一次生命的普遍不满的表达;但是,强度可能是病理化的,可能以神经症,精神病,或者性变态症状的防御结构出现。它可能是爱的客体的丧失与理想化破灭之后的严重自恋创伤,并且,任何没有解决的俄狄浦斯情境都有可能增强这一幻想的强度。可能导致外化客体,影响超我整合,认同受阻。拥有更高天赋,或者受到父母特殊对待的人更易发展这一幻想。

症状学

所有症状都是某些幻想形式的功能,最为突出的是「缺乏归属(not belonging)」的感觉,以及特定失忆,转换障碍,性变态,幻觉;它是幻觉精神病的理想化内核。

情感联系

病人并非全能的认知,感知,以及相关退行,固着点;缺乏罪疚,但是更多羞耻,耻辱,个人受限;害怕暴露野心导致的害羞与社交不适;永无回报的恋爱(口欲,阳具起源),不得不堕入平庸;不足,对于权力、掌控的敬畏,崇拜;野心;不受普通规则限制的特殊感;两个自我:现实受挫,幻想之中超过他人;欺骗感。

防御人格结构

两种人格:不信任自己的判断,但是具有野心;更加自命不凡,有竞争性,但是表现更少坚实。

艺术家

特殊亚型;幻想强烈,具有超越特性,认同上帝或者自然。(以下,以及欺骗者从略)

临床应用与结论

移情:对于父母的根本幻灭,追寻失落的爱的客体的需求;在这一幻想之中使用分析师作为客体,加入分析师的家庭,成为朋友,成为分析师最喜爱的孩子或者病人,去性化分析师,消除其他病人(手足)或者分析师的真实家庭成员(由此能够真实或者象征性地获得收养),免去费用获得治疗,拯救分析师,由分析师拯救,或者给予一个孩子。

过度理想化分析师将会带来幻灭,此时,家庭罗曼史将会带来负性移情与负性治疗反应,或者寻找另外一个分析师。

反移情:成为病人的朋友,赞助者,拯救幻想。

精神分析训练情境之中:移置,从父亲到分析师到弗洛伊德形象;理想化,未被解决的敌意;完成训练,获得职业全能。

服务于移情之中的愿望满足,防御需求,同时带来攻击、情欲的驱力阻抗。

  • 神经症:从俄狄浦斯期退行至前俄狄浦斯期。
  • 精神病:缺乏羞耻,或者神经症害羞,俄狄浦斯期困难的前俄狄浦斯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