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笔记|Narcissistic Resistances In The Analytic Experience

  • 题目:Narcissistic Resistances In The Analytic Experience
  • 作者:Jorge Luis Maldonado
  • 标签:自恋;阻抗;投射性认同;反移情
  • 摘录:林啸

想法

自恋阻抗中,分析师是通过他的干预,特别是通过他的反移情中发生的情感表达,允许构建这种类型的关系,并由此建立自恋的认同。在对来访者提供的材料的解释中出现了伪解释的情况,可能通过反移情会无意识的助长了病人防御性幻觉的发展。而导致分析过程停滞。我们又必须看到来访者自恋中对客体的选择和使用的方式,幻想了一个客体来拒绝客体,但是有出现了对客体丧失所带来的哀悼,于是来访者不自觉的转变对外部客体的认同。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临床经验中的自恋阻抗和病人复制自恋阶段的假定自主性。这个问题是通过对一个病人的分析来研究的,这个病人受到了强迫性的干扰。之所以研究症状和移情之间的关系,是因为症状与客体的特定行为有关,并且为了理解强调自体性活动的幻觉的意义。本文的目的是从人际经验的角度来处理自恋阻抗的问题,因为它呈现在分析性的相互关系中,并与决定它的自恋结构相联系。

相关理论回顾:

  1. 自恋的自给自足悖论:第一个悖论因为它需要一个客体来证明它随后可以抛弃这个客体。第二个悖论发生在自恋的主体只有在客体给出某种迹象表明他受到这种“无所事事”的影响时,才能成功地与客体不可或缺。
  2. 自恋阻抗:亚伯拉罕(1919)描述了自恋阻抗对遵守基本规则的影响,因为自由联想受到阻碍,因为语言交流只适应于有意识的思想路线。在这种类型的阻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呈现无意识的封闭效应的方式,因为它成功地消除了从其他无意识表象中衍生出来的有意识表象的出现。这种阻抗的特点——它的长期性。事实上,它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它被构造成一种对外部刺激和双向驱动的紧凑防御。通过分析师干预,他有助于巩固病人体内无所不能的幻觉。这种幻觉,在分析师的支持下,反过来支撑着阻抗。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分析师的干预已经失去了揭示无意识的可能性,其行为本质上是为了保持患者不稳定的自尊,这是基于他的自恋自大。分析师认为他在解释,只是通过伪解释,助长了病人防御性幻觉的发展,这增加了他的全能。他无意中喜欢阻抗材料的交流,因为当自恋幻想被整合时,这种材料会永久存在。他的参与可能包含某种程度的无意识参与,这种参与会导致患者的分析过程停滞不前
  3. 移情倒错:可以认为移情倒错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场合。第一次,病人对这个客体释放了他的虐待狂,然后,第二次,他退回到一个自恋的避难所。然而,这并不一定要从他的角度来看,因为正是在自恋退缩的时候,投射认同才是最强烈的。在那些沉默的时刻或在他叙述性的宣叙调演讲中,对客体的影响最明显。他以更大的强度施加他的虐待,并且需要一个来自客体的答案,就在假定的自恋退缩的时刻。这种联系并没有因为自恋的退缩而中断,相反,它却变得更加紧密。
  4. 投射性认同:正如Money-Kyrle (1965)所指出的,为了获得自我崇拜,总要有另一个性别歧视的客体来对其进行相反幻觉的投射认同。我想强调的是,客体发出的情感信号成为了客体必须发展的一个特定因素,以便赋予自动性爱活动以意义,并促进幻觉的创造和行动。这种潜在的幻觉给性活动赋予了意义。正是因为这个客体需要发展的活动而建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意味着“放弃”一个客体,或者一种客体关系的手段,也是一种幻觉。这启动了一个过程,就其结构而言,类似于哀悼过程中发生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认为自恋的病人,对于与客体的关系,呈现出两种悖论,这在观察分析关系的演变时变得明显。第一个悖论是自恋的病人需要一个客体来拒绝它,因此,他能够肯定他可以放弃任何客体。第二个悖论在于,主体只有在客体以某种方式表明这种不参与影响了他的情况下,才能成功地摆脱客体。自恋的病人利用来自客体的信号来表明他在情感上受到了影响,以此来建立和给幻觉以现实的表象。

问题描述:

  1. H先生大约30岁时开始接受治疗。他向我咨询,因为他感到长期焦虑。他没有朋友。他在社交生活中有多次冲突,而且,尽管他有智力天赋,他一直在推迟考试。因此,他被归类为慢性焦虑。他有一个小两岁的妹妹。他已婚,没有孩子。
  2. H先生有很强的精神分裂特征,他经常手淫,有时一周几次,甚至每天几次。手淫最初的隐藏和随后的强大阻抗使其得以持续,导致了他在分析中对手淫的描述延迟。然而,一旦它们通过有意义的材料表达出来,并被分析师理解和解释给患者,症状就会突然减轻,最终只是偶尔出现。这发生在他分析的第六年,一周四次。
  3. 在本案中,它的症状特征是由它的强迫性和导致它的施虐受虐幻想所决定的。手淫可能有许多对立的含义。

成长经历:

  1. 当他的妹妹出生时,也就是他出生两年后,他被从父母的房间里带走。他的妹妹在他母亲床边的摇篮里代替了他的位置。他记得在他妹妹出生之前,他曾和他的母亲手拉手睡觉,而这一点突然丢失了。
  2. 与他高中最后一年,有一位女老师,他认为她非常专注于自己的教学,努力让学生理解她的解释。这位老师和他自己之间有一种强烈的同理心,部分原因是他对这门学科的快速理解和兴趣。他认为与其他学生相比,她对他表现出了一些特殊的关心。在他的记忆中最突出的是一种羞耻和内疚的感觉,这种感觉源于上学的最后一天,当H先生开始抱怨和批评她的教学质量时,令人惊讶。老师的回答像一句格言一样铭刻在他的脑海里。她说,“我希望有一天你不得不去教书,希望你有一个像你一样忘恩负义、不顾他人的学生”。赫里记得他自己的判断是多么不公平,这是为了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他也意识到年底了,没有机会和她重新建立关系。

梦及象征:

有一天,刚旅行回来,他给了分析师一个代表生育女神的小石灰石雕像。这与不育性的逆向感觉有关。这是一个躺着的孕妇的复制品,她的腿在膝盖高度被切断了。这个客体有一个重要的象征和交流价值,因为它既与移情过程中后来发生的问题有关,也与他过去有意义的事件有关。这座小雕像成了病人给分析师的一条重要线索,以便理解他在母亲怀孕和妹妹出生期间的创伤经历的意义。它也带来了对分析关系中一个重要症状的理解,即不育的体验。但石像也包含不动、惯性和空洞的元素,这些元素与分析过程所经历的不动状态一致,同时也代表了这种不动状态。

分析师的理解:

  1. 神经症患者的其他退缩行为是自闭症现象和自闭症障碍。由于强迫性手淫是对与客体关系中出现的焦虑的防御,它也是对发生在这种关系中的干扰的回答。因此,它是在客体的关系中生成的。它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拒绝满足客体的方式;
  2. 他以同样抗拒的方式呈现了他不常见的梦。他要么讲述它们,然后退缩到不可移动的沉默中,要么让它们与将显化方面的不同元素联系在一起的联想隔离开来。
  3. 有必要考虑到产生孤立和退缩现象的恐惧状态可能与同时在客体上锻炼自己的行动同时存在。
  4. 对他与老师关系的记忆揭示了一种客体关系,在移情中展开,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首先,他对客体产生了有利的期望。后来,当另一方试图回应这种期望时,他会毫无征兆地改变。这种关系将进入另一个阶段,旨在激起客体的失望。
  5. 他对客体的强迫性退缩是出于对女性的恐惧。这种恐惧与面对解剖学上的性别差异时产生的焦虑有关。它还与对被阉割的客体的恐惧有关
  6. 这导致了这样一种信念,即也许分析师的干预,特别是通过解释表达的反传递情绪的表现,被用作刺激来刺激自己,导致延迟的强迫性手淫
  7. 他能够认同他父亲的理想形象,他父亲用他的阴茎鞭打奴隶母亲。同时,他要么变成镜子前的奴隶母亲,要么变成被惩罚、被强奸的女人,从而与异性建立起自恋的认同感。这种身份认同的交替游戏在他身上证实了他的无所不能的感觉,并导致他狂躁的信念。
  8. 这样,H先生变成了两性的主人,从而获得了他的双性恋幻想就是现实的无所不能的幻觉。当通过他的阻抗,他成功地停止了分析过程,病人就变成了一个有生育能力的母亲的形象的反面,从而与那个形象建立了相反的认同。这个过程由包含内在矛盾的石像来代表,用“女性雕像-生育女神”来表达。由于它是一座雕像,有着相应的不动性,这个图形成为了对病人分析的贫瘠和不动性的代表。然而,由于其“神圣”的性质,它显示了对这一形象认同的理想化程度。因此,他将俄狄浦斯情结特有的三角关系转变为拱形关系。不管它的功能是什么(母亲-奴隶还是父亲-虐待狂),自给自足和拥有两性的幻想都是以否认另一方主角的需要为代价而实现的。在外部客体的帮助下,主体能够与原始场景的主角建立这些认同。这种对客体的特殊使用使他能够将自慰转化为狂躁的信念。

文献笔记|On a Specific Aspect of Countertransference Due to the Patient’s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 题目:On a Specific Aspect of Countertransference Due to the Patient’s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 作者:Leon Grinberg
  • 标签:投射性认同;反移情;投射性反认同
  • 摘录:林啸

摘要

本文讨论由投射性认同和 “投射反认同”的过度相互作用引起的技术上的干扰。投射性反认同,在某些情况下,是过度投射性认同的结果,分析师表现得好像他已经真正具体地通过吸收它们而获得了投射到他身上的方面。

投射性认同:

  1. 投射性认同过程中的特殊暴力通常与婴儿经历有关,在此期间,儿童受到他或她的父母的暴力投射性认同。根据梅兰妮·克莱茵的论文描述:投射性认同意味着分裂机制的结合,随后分裂的部分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随之而来的是这些部分的丢失,以及客体感知机制的改变。这个过程与在生命的前三四个月(偏执-分裂状态)发生的过程有关,此时分裂处于最大高度,带有明显的迫害焦虑。
  2. 由于被分析者大量使用投射性认同而导致的分析技术的一些变化。在某些情况下,过度使用这种机制会引起分析师的特定反应,分析师会无意识地被动地扮演病人交给他的那种角色。
  3. 每当分析师不得不面对这种暴力的投射性认同时,他可能会以正常的方式做出反应,即通过恰当地解释病人带来的材料,并向他表明机制的暴力丝毫没有使他震惊。
  4. 通过投射性认同将患者的抑郁焦虑投射到客体(分析师)中,以及这种认同在分析师中引起的具体反应,
  5. 分析师是被分析者投射和内射的被动客体,可能还会出现两种情况:
    1. 分析师的情绪反应可能是由于他自己的冲突或焦虑,被患者的冲突材料强化或重新激活。
    2. 情绪反应可能完全独立于分析师自身的情绪,主要表现为对分析师对他的预测的反应。
  6. 有时分析师可能无法忍受,他可能会以几种不同的方式做出反应,事实上,分析师的反应将取决于他的容忍程度。
    1. 通过对病人试图投射到他身上的材料的立即和同样强烈的拒绝。
    2. 通过严格的控制或其他防御机制来忽视或否认这种拒绝;然而,这种反应迟早会以某种方式显现出来。
    3. 通过推迟和取代他的反应,这将在另一个病人身上体现出来。
    4. 受到如此强烈的投射性认同的影响,反过来“反向认同”自己。

投射性反认同:

  1. “投射性反认同”,即分析师对来自患者的暴力投射性认同的特定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这种情况只持续很短的时间(尽管偶尔可能会持续下去,随之而来的危险),分析师也会诉诸各种各样的合理化来证明他的态度或他的困惑。
  2. 当这种反向认同发生时,被分析者和分析师的无意识之间的正常交流将明显中断。在这种情况下,被分析者拒绝的无意识内容将被猛烈地投射到分析师身上,而分析师作为这种投射认同的接受客体,将不得不承受其影响。他会做出反应,就好像他已经获得并吸收了投射到他身上的真实而具体的部分。
  3. 在某些情况下,分析师可能会有一种不再是他自己的感觉,不可避免地变成病人无意识地希望他成为的客体(本我、自我或某种内在客体)。
  4. 被分析者可能会有一种神奇的无意识的感觉,通过把他的部分“放”在客体上,完成了他自己的幻觉,在某些情况下,这也可能在他身上引起一种战胜他的分析师的狂热感觉。
  5. 在某些情况下,投射性反认同可能成为分析中的一个积极因素,因为它向分析师澄清了由投射性认同决定的患者的一些内容和态度,并使某些解释成为可能,而这些解释的出现是无法用其他方式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