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你在海量信息之中读到这一封信,很有可能是来自何苦开心的推送,清醒梦的 show notes,或者朋友转发;这将是一份每月发送的精神分析主题通讯,你可以在这里订阅,与我保持联系。竹白的艰苦工作使得微信订阅成为可能,但是依然受到不少限制,邮箱订阅是更加推荐的方式。
何苦开心作为一场实验开始于 2020 年疫情初起的日子,就在最近,刚刚升级为 2.0 版本,声称致力促进「精神分析作为一种心智模型」。
阅读联想是其中我一直没有放弃的一个想法:形式不断变化,目的则始终是以阅读为出发点,进行精神分析式的观察、连接。这一通讯是我最终找到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一起试试看。
如果你并不熟悉精神分析,可能还是会在阅读之中遇到一些「黑话」,但是我们希望种种联系使得「黑话」并不真的造成障碍,因为说到底,精神分析尝试讨论的不过人性而已。
过去的一个月里,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多少受到早已过载的信息,以及其中涌动的巨大情绪影响;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无处不在的群体动力,或将之推到极致,甚至假期也变得沉重。
再一次地,我们看到「替代性创伤」的出现——近年来常常关注心理领域的读者或许对于这一概念已经相当熟悉;更特别地,我留意到,随机波动发起的隔离来信中,类似「幸存者内疚」的感受同样频繁出现。比如:
我因幸运而愧疚,更有一种不知何时不幸将光顾我的恐惧。
如果要用精神分析的语言进行描述,或许我们会说,这一境况使得「思考」变得极为困难,情绪满溢,而没有「空间」容纳、承载。
但以上远非全部:我们还有温情,还有艺术,还有阅读,还有创作,还有种种努力「思考」的尝试。苦难并不总是终结思考,而这样一封通讯本身也是我们自己的尝试。
一个主题
某一主题文献的摘要与整合,让真正的精神分析文献距离每个人更近一点,打破似是而非
新冠疫情对于世界影响之深,就连向来遭受「守旧」误解的精神分析也紧追热点:查阅 pep-web ,竟有 110 条搜索结果。对比精神分析内部的热门概念——就拿前段时间正在研究的假自体(false self)来说,不过区区 21 条——这一数目也算相当惊人的了。
不出意外地,分析师们讨论疫情之下的人们的梦,疫情对于治疗的影响,以及带给精神分析本身的「危机」,精神分析如何应对这一巨大挑战;但是,他们同样站在一个相对超然的位置,动用「分析性聆听」的能力,审视疫情之下的全球局势、情绪反应、群体创伤,研究这一宏观影响之下的母婴关系以及儿童发展线变化,继续书写这一时代弗洛伊德的《文明及其缺憾》。
精神分析对于时代变化的呼应当然并不只呈现在文献之中,或不如说,文献速度反而最慢;我曾推荐的 IPA 播客 Off the Couch,newsletter Psychoanalysis Today 等诸多媒体都在进行相关讨论。
无能或也不必列举每一篇章,真正令我感到遗憾的是,这些讨论很少能够进入主流视野,真正被人听到,中文互联网之中尤为如此。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理解世界的方法,精神分析没有获得与之匹配的重视程度,这是包括阅读联想通讯在内的何苦开心种种尝试的起点。
一组推荐
精神分析相关书籍,写作,社交媒体等内容推荐,3 - 5 条,可能与当期主题有关或无关。
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而在 100 年之前,作为理论取径的转折点,弗洛伊德写下《超越快乐原则》,发展出来关于死本能的理论,其背景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 1918 年西班牙流感。这是人类历史上致死人数最多的流行病之一,仅次于黑死病。弗洛伊德本人也受到影响,经历丧亲之痛:他的女儿索菲(Sophie Halberstadt-Freud)于 1920 年死于西班牙流感引发的并发症,年仅 27 岁。尽管弗洛伊德坚持认为索菲死亡与本书无关,而且相信,著名的「fort-da 游戏」帮助索菲的儿子更好处理了对于母亲的丧失,但是,不得不说,对于弗洛伊德个人而言,这是一个相当重大的生活事件与创伤: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丧子之痛比起其他丧失更难承受,而索菲当时正处于三胎孕期,感染五天之内骤然去世,弗洛伊德夫妇甚至没有办法吊丧,4 年之后,索菲次子更是不幸死于肺结核,尤为令人悲痛。
Freud in Focus
弗洛伊德伦敦博物馆近年发起的新的播客系列 Freud in Focus 专门重读包括《超越快乐原则》在内的弗洛伊德原作,解读疫情背景之下的这一理论的诞生。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弗洛伊德并不情愿提出死本能这样一个相当黑暗的概念,只是临床与现实材料的证据过于显然。
1920/2020: Freud and Pandemic
弗洛伊德伦敦博物馆在 2021 年发起的题为 1920/2020: Freud and Pandemic 的专门展览,收录索菲去世之后弗洛伊德的大量书信,是这一主题的很好补充。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因为疫情,弗洛伊德伦敦博物馆的许多展览都有提供线上版本,这一展览也不例外;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访问「参观」。
Freud's Pandemics: Surviving Global War, Spanish Flu, and the Nazis
书籍 Freud's Pandemics: Surviving Global War, Spanish Flu, and the Nazis (Confer Books, 2021) 同样延续这一主题,New Books Network 同名播客之中,作为亲见弗洛伊德家人、朋友的最后一代人,作者 Brett Kahr 强调,即使弗洛伊德的确经历许多创伤——比如弗洛伊德本人的死本能体现:雪茄上瘾——但是,不能否认他还是具有一个「足够好」的童年,以及相当强壮的自我功能,是以才能从种种灾难之中存活下来。
《疫情当下,重返弗洛伊德》
对于今天讨论的这样一段历史,以及其时弗洛伊德思想脉络的发展,神经现实新近翻译的文章《疫情当下,重返弗洛伊德》同样进行了相当深入的讨论,而作者借由弗洛伊德进行的呼吁更是值得当下思考:即使外在现实如此「疯狂」,我们还是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回归内在,耐受复杂、矛盾,超越死亡本能,变得更好。
Lockdown Dreams
这一推荐与弗洛伊德无关,而是来自精神分析的后辈:Lockdown Dreams 是伦敦城市学院(UCL)精神分析学部研究生们依据疫情隔离期间收集到的包括英国以及国际 500 份以上的梦境制作的动画短片以及相关研究。研究表明,隔离之前的梦境更加鲜活、生动。在项目的 Reading List 页面,你也可以看到一份相当丰富的精神分析与梦的书单。
一位作者:Marian Tolpin
精神分析作者推荐,以人为单位的学习
She was not larger than life; she was life.
——David Terman
我早就决定阅读联想 01 的一位作者要写 Marian Tolpin,因为她在我与督导的工作之中过于突出,如此真切,以至她对我来说早就不再只是一个寡淡名字或者传说之中的前辈。我常误以为她在理论、临床与教学上的一缕清风,借由督导传承,实实在在地跌落在了我的身上,以至她去世多年以后的现在,我还是常常为其所温暖。或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每一个人对于 Marian Tolpin 都有的独特移情。
Marian Tolpin 是科胡特早期圈子的核心成员,接受科胡特的分析与督导,继承并且发展自体心理学的理论,尤其提出了前缘概念,主张抛开对于病理化的关注,而看到病人的健康努力。
前缘是正常发展留下的任何东西,希望、期待,获得必要资源的冲动,恢复正常发展的潜力。
——Marian Tolpin
这一理论天然带来临床工作之中的支持与温柔,我尤其感到 Marian Tolpin: In Her Own Words 这篇文章的动人,其中的临床案例生动准确体现了她的理论:无论多么挫折的情况之下,她都能够看到病人另一个侧面的健康努力,而这种看到本身就已经是治疗性的了。
这种态度甚至同样体现在了她的写作、教学和督导之中。2009 年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国际期刊专辟一册纪念 Marian Tolpin,同事、学生、被督关于她的回忆,大多都是得到深度抱持的经验。上周我与督导见面,提到要把 Marian Tolpin 写进阅读联想,督导又回忆起她在一次案例分享会上为自己与一位克莱因派督导发生争执的故事。
另一方面,如此温暖并不以牺牲所谓「攻击性」为代价,Marian Tolpin 以直率和保持开放著名,有时这一直率本身就是对于学生的保护。直到生命晚期,她还在为了自己所认同的理念进行战斗。
这次调研,对我而言更加新鲜的是 Marian Tolpin 在写作上的兴趣、理念与方法其实与「卡片笔记法」如出一辙,比如:写作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思考方式,「在我写成之前,我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甚至拥有一个计算机专家为她整理草稿。
Marian Tolpin 曾说,精神分析是一个「糟糕的职业」、「不可能的职业」,所有从事这一行业的人都要为其受苦,但是,直到现在,它还是我们与病人工作的最佳方法。
她是对的。我们只能绞尽脑汁把这个方法变得更好。
相关推荐
一些闲话
咨询师们的日常闲谈,不涉及任何来访者信息,3 - 5 条
通过减少母婴之间不必要的分离,可以预防许多精神疾病,这是一项重要的认识。
——温尼科特《妈妈的心灵课》
相关政策引发同行许多讨论与请愿,使得咨询师群体如此不安的正是日常学习的理论,与之工作的来访者,以及不愿继续见证的悲剧。
体验的断裂就是创伤。
来自朋友督导的金句(已获分享许可)。
How one thinks determines what one thinks.
一个人思考的方式决定了他思考的内容。
我的督导分享的来自分析师的一句话,他将之称为 pearls of wisdom,或可译为金玉良言。
一点联想
万物皆可分析:以精神分析的角度摘录一些与精神分析无关的内容,3 - 5 条。
偏执分裂心位 vs 抑郁心位
把具体而多样的抗疫策略简化为二选一的选择题,还可能将之演化为「敌我之争」。在只有黑与白的世界里,人们更容易产生对立,也更容易走向极端。而在有多种色彩与灰度的世界里,人们更可能产生同理心,也更可能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方可成:新闻实验室免费 newsletter 以务实眼光看待抗疫策略|051
分离
And you will, I assure you, as long as space and time divide you from anyone you love, discover a great deal about shipping routes, airlines, earth quake, famine, disease, and war. And you will always know what time it is in Hong Kong, for you love someone who lives there. And love will simply have no choice but to go into battle with space and time and, furthermore, to win.
我向你保证,只要空间和时间将你与你所爱的人分开,你就会发现诸多消息,关于航运路线、航空公司、地震、饥荒、疾病和战争。你会永远知道现在香港是几点钟,因为你的爱人住在那里。而爱只是别无选择,只能与空间和时间进行战斗,最终赢得胜利。
——James Baldwin from Nothing Personal
客体恒常性
Love always comes back.
爱总会归来。
——Jeanette Winterson from The SnowMama in Christmas Days
谢谢你的时间。
我们下次再见。
乔晓萌
202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