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期开始,如果可以的话,我也会增加其他同学的不同视角,并且将之连续发布出来作为补充。比如明天将会发布于琳琳撰写的申请与劝退相关文章,她会更详细地介绍塔维的各个项目。

新一轮的申请季又开始了,我身边已有一些朋友准备、正在申请塔维,有人还在递交材料,有人已经通过面试,有人已经拿到 offer。塔维笔记这一系列发出之后,我也收到了不少关于申请的问题。对此我自然是欢喜的,因为这个系列的初衷之一就是把塔维更好地介绍给大家:网络时代,不应再有信息不对等,但在精神分析领域有时还是如此。

可也引发了一些我们的担忧:因为塔维在国内其实没有对标项目,许多人在打算申请的时候,实际上怀抱了并不合理的期待,而这又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投入,实在应该更加慎重。

这篇文章原本应该晚些时候,待到体验更加全面再写,但是,看到许多朋友对于塔维项目的误解,以及申请季的迫近,我们还是决定赶写一组「劝退文」。

我一再强调,我所就读的 M16 并非一个临床项目,而是一个学术项目;我的心理动力学临床受训是在芝加哥精神分析完成,后续分析训练如无意外也会继续选择芝加哥

我个人选择塔维 M16 项目的原因非常简单:

•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我的分析师人在英国,而我一直想要进行至少一段时间的地面分析。申请一个硕士项目,获得学生签证,是完成这个愿望最为简单、直接的途径。•其次,我很明确自己并不需要另外一个临床项目,但有「以精神分析理解世界」的热忱(从播客的 slogan 就能看出来),加之在芝加哥了解到应用精神分析的传统,确定自己想要选择的专业是精神分析研究。•最后,我一直希望更加精进自己的学术训练,批判性思维和写作,因此想要增加一个人文方向的硕士。

塔维与我的分析师之间的距离尚可承受,提供精神分析研究硕士,强调学术训练;在以上考虑的基础上,塔维声誉不错,且有我尚欠缺的婴儿观察,更重要的是,课程安排比较紧凑,这样才可以不过多影响我自己的临床工作,个人分析,以及同时进行的芝加哥动力项目。

最近翻出宋钻豪老师的这篇访谈,想起它曾是我开始动念要去英国最初得到的鼓励。

可以看出,这个选择相当个人,而且如我一再说的:我对它的期待更是补充、对话,我从未考虑申请塔维后续项目——因为我知道自己想要在芝加哥继续分析训练,或留在英国执业——因为我知道自己个人执业的目的从来都只是想要和中国来访者工作。

目前为止的体验可以说是达到预期:地面分析虽然不易,但是带来很多进展,比起任何其他训练,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转化性经验」。应用精神分析这一领域确实也让我感受到了之前写过的「把精神分析放在更大的背景之中」。每周大量文献阅读与 seminar,总计八篇,包括最终毕业论文的写作,以及相关讨论课,也的确让我得到了相当充分的我所期待的学术训练。

这是非常密集的一年:观察项目让我受益匪浅,塔维紧凑的课程安排,以及我个人逐渐增加的容量确实也使得我可以同步进行两个项目的学习,维持甚至增加临床工作,并且,如你们看到的,我还可以码字呢。

一个不期然的获得是我一直在谈的跨文化视角:我当然了解英国学派的不同,但真正过来之前没有实际经验,最终差异还是让我大跌眼镜。在某个角度上,这种经验甚至帮我确认了我更想要在美国系统下完成分析受训。但是,一个更加全球化的精神分析视角当然是相当有益的,我也更加能够保持质疑,而非把某一教派当成绝对真理。

但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经验和需求,而项目选择最终一定要从自己需求出发。精神分析培训之中,理想化与贬低常常并存,任何一个项目都有非常糟糕的评价。了解自己的需求与期待非常重要。了解自己需要做什么,而非只是等待项目填鸭,才能使得这些需求与期待得到满足同样重要。

近来我与诸多塔维潜在的申请者讨论颇多,看到了大家可能的期待与塔维提供不能匹配的部分;简言之,如果你的需求是以下方面,我并不建议选择塔维

•学位教育:证书取消使得学位教育的需求上涨,不过,塔维虽然提供学位教育,但是 M16 更偏学术,M7 只是预临床,即使是 D58,D59 也是心理动力学治疗项目,它们并不属于广义上的临床心理学项目,与临床、咨询专业差别很大;更推荐选择其他高校的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专业。•精神分析长程培训:就像我一再强调的,M16,包括 M7 并非绝对意义上的临床项目,一个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心理动力学项目是 D58,D59,而且二者需要一起读完才能获得心理动力学治疗师的执业资格,共计花费 6 年。除非你想要在英国执业,否则实在没有必要用如此时间,精力成本获得一个所谓的「精神分析长程培训」。•留学经历、背景提升:虽然提供硕士、博士学位,塔维毕竟不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确实只有一座小破楼,如果想要一个更加完整的留学经历,并且获取名校加持,UCL 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如果你只是想要获得亲近塔维与精神分析的体验,目前同样开设线上项目的入门课程 ED12 是个不错的选择。看上去国内对此课程认知还不足,值得推广。只是这个项目非常基础,如果已经有过其他精神分析长程受训经验,确实也就没有必要为了塔维的名号而重复进修。

目前来看,除非你和我一样有着一些奇怪需求,或者愿意多花一些金钱,精力和时间增加一份并不必要的体验,最为推荐选择塔维的唯一理由就是想要扎根英国开启精神分析执业之路。如果你的需求在此,且能够耐受绝对可说漫长的受训,以及不菲花销,塔维的确能够提供一份从入门到执业的完整路线。

不过,即使如此,你也还有诸如安娜·弗洛伊德中心(严艺家老师就是在此受训),英国精神分析协会等其他选择。唯一坏处在于英国精神分析协会受训并不提供学生签证。目前来看,英国精神分析协会路径或许更短,且是货真价实的精神分析师头衔,后续也可进阶成为训练分析师——是的,如果你只是精神分析治疗师的话,甚至没有成为训练分析师的可能。虽然这个级别对于我们来说或许还太遥远。

而说到劝退,如果你的需求只是完成分析受训,而非在英国执业,我也确实并不建议在英国体系完成。首先就是太贵了。按照塔维路线,动力项目就是 6 年,且完全地面进行,大家可以自行算出花费。目前一个新的选择是国内 IPA 小组,如果你更愿以中文完成受训。如果不愿选择中文受训,那么,美国学院,即使选择地面进行的分析项目,也要花销少很多。或也可选择只需一年地面(如怀特),以及一年出席数次的项目(如转为线上项目之前的 IPI)。且不论疫情之后,线上项目逐渐增多,可以选择范围更广。

当然,以上种种只是我的个人偏见,大可不必理会,如果读完这样一篇劝退文之后,你还是决定申请,那么,欢迎你,新学年想必是华人攻陷塔维的一年,我也会在塔维等你。

链接已复制!